第30章-《战斗日》
第(2/3)页
也许对于这些被战争逼迫得唯有一死才能解脱的穆斯林来讲,这是幸福的!这是光荣的!美国人发动这场该死的战争,到底他妈的给伊拉克带来了什么?无休止的血腥和死亡!!从繁殖角度讲,每一个人出生的机率都是极其偶然的,应该珍惜生命。中国有句话,宁当太平狗,不做乱世人。这就是对生逢乱世最无奈、最精辟的阐述。眼前的自愿者却被现实所逼迫自愿放弃生命,放弃像狗一样活下去的机会!!
在卡尔巴拉,我也曾对沙菲伊说过,我们不玩人体炸弹。可我终就还是食言了。为了给颂查报仇、为了突围都牺牲过平民,也杀红过眼。来了伊拉克我见过不少惨烈悲壮的场景,让我心灵最震憾的当属这次。冷血点讲,仅仅是一个两个我可以当做什么都没看见,可这是一百多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千多年前易水岸边可能也不过如此吧!
现在,我承认我不是当军人当杀手的料!
“以前我一直以为你很冷血,来了纳杰夫,我才发现我错了。”汉斯不知什么时候走到我身边。
“呵呵,你不一样吗?废话也多了。”
“扔到人性和杀戮两口大锅里反复煎熬,石头都变色,何况是我们。有时候真想让所有的感观都失灵,这种滋味太他妈的不舒服了,事情根本不像纳什那个混蛋说的那样。”
“当然,对于这场战争我们本是局外人,我们所作所为全是被逼的,和那些被逼走投无路的自愿者一样可怜。”我说完这句丧气话,又想起一句经典台词: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如果细化一下,那就是人在战场,身不由已。
“我们最大悲哀在于手里有枪,却不能保护自己!”海因茨无声息地来到插了一句,这又让我想起了马丁,心里猛然一沉。
“别误会。我只是想提醒你们别忘了我们身在纳杰夫。”海因茨面无表情,不过心里一定非常悲痛。他重提一件极度痛苦的事来提示我们保持状态,让我很感动,悻悻地道了声“谢谢。”
海因茨低头看了看手表道:“再有十分钟,我们的任务就算完成,自愿者们会跟着难民出城,我们也好早点躲起来,美国人可不太守时。”
民兵们终于带着慷慨赴死的自愿者走了,也为酷热的纳杰夫带来一阵阴寒,清真寺高音喇叭和广场上聚集的穆斯林悠长地吟颂着《古兰经》,算是对自愿者那早已死亡的灵魂一种超度吧!
六点半,纳杰夫的老城周围开始出现滚滚浓烟,黄色的是民兵点燃的沥青,黑色的其他易燃物,沥青内含的硫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开始挥发出来,带着刺鼻的臭味弥漫开来,城市各个角落都飘浮着黑色灰烬,纳杰夫笼罩在一片妖雾当中,这里的天空已经不是蓝色。这是穆斯林的抗争,生命信仰的绝地反击!民兵们寄希望于浓烟可以让激光制导导弹失去准头,其实这是徒劳的。
无论是头顶上已看不清的太阳,还是民兵人为的浓烟,还有美军制造的恐慌,都让纳杰夫更加躁热。我们用水把方巾或面罩打湿蒙住鼻子,尽量少吸这种可以致癌的垃圾空气,戴上缴获的风镜,跟着贾法里和书呆子,沿着在战火中逐渐枯萎发黄的椰枣树林,借浓烟的掩护向加纳夫陵墓区前进。
加纳夫陵墓区是什叶派教徒的公墓,千百年来数以十万计的什叶派教徒以葬在纳杰夫追随阿里为荣,现在的规模要远超一般的城镇,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墓区,放眼望去一座座坟茔,一块块墓牌,根本看不到边。抛开民族宗教等因素,单就环境气氛而言,这里实在是拍恐怖片的绝佳场所。
讽刺的是我们却要在这古墓丛林里躲避美军轰炸,因为这片陵墓叫做“和平之谷。”它根本没和平嘛。我们在新城区战斗的时候,这边也有民兵和美军交火,出于宗教政治原因,而且其地形也让美军的机动部队无法展开,所以战斗不太激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