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章 太平洋-《我的1999》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徐总,邱总监到了。”李金玲提醒道。

      “让他进来。”

      西装笔挺的邱恒推门走了进来。

      他是太平洋基金的负责人。

      徐良负责投资,他负责管理。

      “徐总。”

      “坐。”

      徐良倒了杯茶给他。

      “谢谢。”

      “太平洋3期今年10月份就要到期了。”

      汉华太平洋3期对冲基金,是汉华崛起后第一支一年锁定期的对冲基金。

      总额三百亿美元。

      分为三支子基金,各一百亿美元。

      分别投资美国国债,汇率市场和美股的看涨期权。

      “徐总,这是太平洋三期基金详细的营收报表。”

      提前准备好的邱恒把手里的文件递了过来。

      徐良其实经常从公司的后台查阅太平洋基金和青龙基金的营收。

      所以这份资料看与不看都没什么大碍。

      但邱恒既然带来了,多少都要翻一翻。

      太平洋三期比起1期和2期,回报率都差了很多。

      虽然这几年美股不断上涨,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也从去年10月的3%涨到了现在接近6%。

      几乎一倍。

      但太平洋三期整体盈利约为74.5%。

      等到基金到期后,可能还会提一提。

      但翻一倍几乎不可能。

      这次汉华不可能像1期和2期一样,获得净收益的一半了。

      尽管如此。

      太平洋三期已然是世界级的回报。

      放下资料。

      “3号基金持有的cdS债券数额有多少了?”

      自从徐良利用美国评估体系的漏洞赚了近千亿美元后,这笔钱因为还没到期,一直留在公司的账上。

      因为没有太好的投资机会。

      前期的时候基本都是投资一些公司债券。

      随着cdS债券市场的迅速扩大,徐良果断操控资金杀了进去。

      他负责投资方向,邱恒负责具体操作。

      所以具体数字,邱恒比他更清楚。

      “272亿美元,目前我们拥有272亿美元cdS债券,全部是房产类抵押债券。预计今年年底,我们能增加到500亿美元。

      顺利的话,明年三月份能增加到700亿,甚至更多。”

      徐良微微颔首。

      越往后越容易。

      因为市场大了。

      “少了点。……这样,你直接去找华尔街投行,让他们出面跟那些保险巨头协商,效率更高。”

      汉华跟红岩不一样。

      红岩的钱是他自己的,想要安安稳稳的拿到钱,就要千方百计的做伪装,还要分散到房地产、助学贷款、汽车贷款等各个领域。

      汉华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杀进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