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青州乱局(第二更)-《猎三国》


    第(2/3)页

    孔融少年成名,文采斐然,在文学上多有成就,治理一方也勉强算是井然有序,只是作为青州之地的实际掌控者,虽然敬慕英雄却不能委任善用,对于黄巾军也是尽量不予理会,致使黄巾军愈发狂傲,根本不把官军放在眼里。

    青州如此动乱,黄巾军为祸一方如此猖狂,也并非全是孔融之过,孔融的才能统领一郡尚且勉强,更不用说统领一州之地,能保持现在的北海国的安定,已是十分不易。

    其实当初董卓在洛阳妄意废立之事时,孔融也是正色驳斥,当时董卓刚刚入主洛阳,听从李儒的建议敬慕士人,拉拢人心,尤其是孔融这样的大才更是不敢得罪。

    只是孔融一而再再而三的痛斥董卓,董卓气恼之下,传圣旨令孔融前往当时最动乱的青州之地,担任北海相,接黄巾军之手杀孔融。

    只是没想到孔融居然在北海国得到了士族的大力支持,周边百姓不堪黄巾军侵袭,纷纷投靠孔融,一时北海过愈发强大,就连黄巾军也不敢前去攻伐。

    青州大部分地方被青州军占据,残存的士族多依附孔融,这也是孔融一句话,就让骁骑军陷入断粮的境地。

    公孙逸熟知孔融此人少有才学,为人不拘小节,恃才负气,刚正不阿,既不恭顺袁绍,也不愿依附曹操,可谓效忠朝廷的忠贞之士。

    人无完人,孔融的缺点则明显而致命,因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抱负远大却无实现之能,身边之士多不能委任善用,空有大军却从不出城,皆以死守城池为主。

    应对青州军多以谈判为主的绥靖政策,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黄巾军对于孔融的让步更加得寸进尺,胃口越来越大,最终连孔融都吃不消,只能放弃谈判。

    只是每一次黄巾军大军围城,孔融都会想办法以金钱粮食为条件要求黄巾军退兵,黄巾军将领摸到了规律,总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为主北海国,总能获得金银珠宝和粮食,无形中支持和壮大了黄巾军。

    若是天下太平,孔融这样的士子自然是文豪大家,只是当今乱世,孔融这样的才学之士,却是步履维艰,若非招募的兵士死战,一众士流支持,恐怕北海早已被黄巾军攻破。

    黄巾军之所以每一次兴兵而来,在索要财物与粮食之后撤离,只是自觉没又足够的力量攻打北海城,而当公孙逸率领骁骑军进入青州的一刻,畏惧强大兵势的青州军不得不联合起来。

    在黄巾军头目管亥的带领下,比历史上更早联合聚齐在一起黄巾军,公孙逸也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马,会去攻伐北海,还是先与骁骑军决战以决定将来青州的归属。

    初来乍到的公孙逸可谓是一筹莫展,待三千军士安排妥当,公孙逸很快见到了前来迎接的田豫。

    多日不见,田豫愈发消瘦,气色看起来并不是很好,率领一万五千大军,安排数万百姓的巨大责任,对于田豫来说是十分沉重的压力。

    田豫眼看公孙逸身边一将仪表不俗目光深邃,尤其那沉稳的气质,令人不自觉产生信任的感觉,尤其跟在主公身边,此人绝非一般人,田豫连忙恭敬一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