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重生之平民崛起》


    第(2/3)页

    就算有那么一小撮人不必高考,他们通过保送等手段进入名校,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的目的还是“考大学”。

    只要是最终目标是某所高校的教育行为,它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全民教育”。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你必须加入一个群体(学校),和一群和你身份一样(都是学生)的人用一样的课本,学一样的内容(应试范围),考一样的试卷(高考)。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个性会被不断地弱化,所有人都告诉你,你要‘合群’。

    老师不会考虑你长大之后想要从事的行业,只会告诉你,要怎样做才可以拿到高分。他们会告诉你,你不应该再在你喜欢的那门课上花时间了,而应该将精力投入你并不感兴趣的一门学科中去。因为‘木桶理论’,因为你需要的是总分。

    而这些东西他们要求你学或者说“全民教育”要求你学的东西,很大可能在高考之后你终其一生都不再用到。

    这就是“全民教育”。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筛子,筛出它认为有用的少部分人,给他们扣上‘精英’的帽子。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的作用就仅仅只是把你送往一所未知的大学和未知的未来。在这之后发生什么,都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

    当然这不代表它就一无是处了。事实上,它也是无数先辈用血肉换来的。对于平民来说,“他至少提供了一种人人都有机会参与的改变命运的方法,并且它相对公正。”

    这就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

    而世家子弟、大部分贵族和极少数的平民又组成另一个群体。我们称之为“精英阶层”。他们接受的自然不会是和我们一样的教育。暂且可以称之为“精英教育”。

    什么叫“精英教育”?精英的教育。

    在教育之初,学生的身份就已经被确认为精英了。而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发掘这个‘精英’最为擅长的方面。

    精英教育强调的是“个性”。除了一些关于礼仪和制度的方面,它几乎不会限制你什么。

    它的地位一直是“附属”的。它就像是水,可以根据接受教育的准精英们个人爱好、性格改变自己的形态。但是不会改变的是它会润物细无声地把他们引向不同的精英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精英教育早在三百面前,在废除帝制的那个时期,就率先完成的自身的去性别化。

    它不再强调受教育者的性别而更着重于引导他们互相竞争。

    通俗点说,就是女性不再是被要求学会相夫教子和温顺可人的附属。而一样作为独立的个体接受教育。

    这个改革很是促进了一批女性家主的产生,当然这又另一说了。

    跳伞,在精英教育之中,实在不是什么太过于罕见的事儿。事实上,在这批三十一人的新生中,没有面对过这件事的,也就只有两个人而已。而三个队长之中,也只有陆成一人并没有参与过此项运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