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疯狂金融实验-《发个微信去地府》


    第(2/3)页

    在netBnetBc这种主流媒体几乎总在鼓吹歌舞升平的景象;我的印象中netBc那弥漫着主流的凯恩斯式论调的屏幕里,唯有那位犹如异端般存在的Rinette11i是值得称赞的。如果您关注金融与经济的话,建议少看主流媒体,有英文阅读能力者该多看Zerohedge,对您的认知与精神健康有益。

    现一股经济危机袭来之势,该如何是好,是否如主流所说的该继续动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这其实是长痛与短痛之间的选择——好比吸毒;信贷扩张如同给经济吸食毒品,吸了毒很爽很嗨,但当停止吸毒后,身体会产生戒断症状难受不已——那此时是该忍住毒瘾戒毒,还是该继续吸下去以缓解一时的不适?奥地利学派的主张乃忍痛戒毒,即认为面对经济的下行,应由市场自清算才是长远之计,因为知识终究是分散的,尽管暂时会有阵痛。相反,主流的主张实则是再吸两口、舒服要紧,即认为刺激总需求、谨防通缩是重中之重,这么做也许能在短期内使经济呈现“复苏”的迹象,但治标不治本,而且是一场不道德的财富转移,最终,这只是将更大的危机留给未来,恰如吸毒者为维持满足感而不断加大吸食剂量,直至身体崩溃死亡。

    作为个人,预防危机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将一部分财产以黄金白银的形式储存(最好是实物,而非一纸凭证的Iou,通常推荐占5%~1o%的投资组合)。其实在投资界,很多大佬对黄金都有着高度的重视、对金银的意义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响当当的名字譬如,pau1singer、Johnpau1son、Rayda1io、stan1eydrunetmi11er、JimRogers、peterschiff等等。桥水基金的老总Rayda1io甚至说过:“如果你不持有黄金,那说明你既不懂历史,也不懂经济学。”黄金与白银都是历经数千年文明的洗礼,凭借其出色的物理、化学、经济等性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货币之王。

    经济危机时,执政者或许仍旧青睐主流呼吁的更多救市援助与政策刺激,若是如此,结果也仍将是奥地利学派的洞见一再地被反复验证。只有让市场挥作用,健康长久的自由与繁荣才能成为稳定的现实。

    彼得·希夫(peterschiff)有句话说得精彩:

    “越是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我们越需要资本主义,因为在经济繁荣的时期,我们至少还有钱能应付政府干的蠢事。”

    外二篇你又变穷了一些---关税有害无利

    关税,相当于对进口商品征收的销售税,于4月8日起,关于它的新政生效,细则不在此赘述,总之,就是关税收得更多了。

    设想一下,住在东北的王小二从远在岭南的陈小明的店铺买了一堆商品,这中间是否有其它苛捐杂税在此不予讨论,但至少没有一个叫“关税”的税种。那为何王小儿从国外的小明·威廉姆斯的店铺买了一堆商品,就必须多交一笔关税?凭什么一道人为划出的国境线改变了两个普通人之间的一次平凡交易的性质?

    为关税辩护的人通常会举出几大理由,不过,先要指出,这些支持关税的人往往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他们不会支持其它国家对自己出口的商品加重关税——国境线这边对外的关税他们支持,国境线外边对自己这边的关税他们就不支持了——这种逻辑上的不连贯,起码说明他们大概知道关税不是什么合乎世间常理的好东西。

    关税是重商主义(mernetti1ism)的核心主张之一。需明确一点的是,重商主义这个名词看似是“重视商业”的一种主义,但其实它是一味追求贸易顺差、追求囤积金钱的一种反自由市场、反资本主义的理论。重商主义一度统治着16世纪到18世纪的欧洲,直至亚当·斯密引领的古典经济学将其批判得体无完肤。尽管重商主义已被驳倒2oo余年,时至今日,它的一些思想依然阴魂不散,贸易保护主义的痕迹四处可觅。

    关税作为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之一,支持它的一大“义正辞严”的理由是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兴起,尤其是对处于所谓“婴儿期”的行业。那关税能保护国内尚处“襁褓”中的行业吗?诚然,它能提供保护,但同时,它“保护”了消费者不会买到更物美价廉的外国商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