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和金融魔鬼约会-《发个微信去地府》


    第(3/3)页

    现在是哪些机构在使用区块链?

    先,是一些大公司、大的金融机构、大的跨国公司,例如IBm等捷足先登。这些公司很容易将区块链和自己的业务和传统运行方式进行变革。其次,是政府。因为区块链的原理对政府的运行效能,对强化政府控制和影响,都有显而易见的意义。

    现在「区块链热」背后的最大意义在哪里?

    运用和使用区块链还是需要技术投入和资本投入的。现在的「区块链热」,几乎每天都有区块链技术开和应用的新消息,各类区块链技术体系层出不穷,涌现出很多新生代的区块链技术体系。这样现象的意义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意义。区块链可以引交易活动的成本,单位所投入的时间、金钱和人力下降。也就是,区块链先带来的是提高效率,提高效率就是节约,估算可以省下一万倍以上成本。区块链还造成小额货币交易比重上升。例如,阿里巴巴产生的支付宝和余额宝,本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区块链,构建了民众和阿里巴巴之间的一种契约。阿里巴巴不是银行,却有银行的部分功能,代表金融体系的演变方向。

    第二,社会意义。区块链会重新组织市场、重新组织社会、重新组织和用户的关系。区块链还会推动社会成员的自组织。区块链的参与者,一定是自由的,没有强制性。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有那么一天,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区块链实现自己的需求,意味着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运行体系。至少,理论上说是完全可能的。

    第三,政治意义。区块链已经显现了对民主制度的改造价值,例如为直接民主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国大6区块链技术为什么能在全球执牛耳,这是如何做到的?

    先,中国对区块链的进取心。这种进取心来自于大国心态。中国的互联网展是典型的后优势模式。中国显然希望在区块链的开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中国的金融界对区块链有着强烈的敏感性,在人民银行倡导下,希望将区块链技术作为新金融手段之一,故全力以赴推进。

    第三,中国拥有开和应用区块链的足够人力资源。

    第四,在中国,已经有相当多的机构和企业,在并不知道区块链原理和技术的情况下,已经做了具有区块链特征的工作。当它们理解为区块链之后,有效地改善这些产品。阿里巴巴就是一个典型。

    会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两个问题:第一,区块链「崇拜症」,以为区块链是万能的。第二,区块链开的「运动化」,重复劳动,造成极大浪费。其实,今天的区块链已经是一种现实的存在,早已经存在于云端,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应用区块链,这是很多人没有想明白的。

    目前,人们开始议论和关注数字货币。这种数字货币和电子货币的差别是什么?与比特币、区块链的关系怎样理解?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纠正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误解:以为数字货币就是电子货币。其实,电子货币是一个老概念。现在的世界各国的货币,基本实现了电子化。人们在大街的银行取款机取钱和存钱,是货币电子化的一种应用;人们使用信用卡,也是货币电子化的一种应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实现纸币的电子化,在技术上相当容易。在北欧国家,已经基本实现货币的电子化,纸币已经不再需要。

    现在所说的数字货币并非是已经普遍化的电子货币,主要是指加密的虚拟货币,例如比特币。这种虚拟货币不具有政府信用支持的法币身份。除此之外,正在出现政府主导的「法定数字货币」,其最大特征是吸纳和改造以比特币代表的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的原理和技术,将传统法币和虚拟货币,以及区块链结合起来。

    问题是,传统法币需要中央银行,需要中心,需要铸币税,而虚拟货币的本性是非中央银行的、非中心的,是排除铸币税的。例如,「法定数字货币」需要将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的扁平化、去中心化改变为科层化、中心化或部分中心化。总之,「法定数字货币」的未来取决于是否可以实现对现存的各种虚拟货币的技术改造,只要其「好处」,扬弃其「坏处」,实现创新。所以,「法定数字货币」面临着原理、技术、方法的全面挑战,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可以预见,即使「法定数字货币」实现前面的原理和技术性突破,「法定数字货币」和传统货币的共生期还会是相当漫长的。

    这种法定数字货币的进展如何?

    总的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法定数字货币还处于初始阶段。在美国,美联储对非政府的数字货币监管模式尚存在不同声音,法定数字货币并没有提到日程。欧元区的大部分国家对央行开法定数字货币问题,普遍慎重,倾向通过市场推动非政府的数字货币的展,避免政府垄断数字货币。其中,荷兰对数字货币关注度最高,荷兰央行经过两年的研究,推出了经过测试的dnBnetbsp;      在英国,英格兰银行已经讨论由中央银行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在瑞士,二零一五年开出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结算功能、能够与央行帐户相关联、还可以在金融机构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的多功能的虚拟货币。澳大利亚对数字货币态度比较积极。在亚洲,韩国最高法院在2o1o年已经确认虚拟货币等价于真实货币。今年十月,第十二届互联网金融演示日(FinTechdemoday)在尔召开,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netnet)宣布该部门会「为数字货币普及奠定系统基础」。

    相比较西方国家,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开法定数字货币,而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中国央行认为,未来存在着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两个极点之间的新领域,通过在这个领域的不同类型区块链系统,满足不同的市场和社会需求,所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走向社会是历史趋势。2o16年1月2o日,中国央行明确表态争取早日行自己的数字货币。但是,中国毕竟经济规模巨大,经济部门和区域的严重不平衡。中国实现法定数字货币,还需要若干年的努力。所以,中国央行提出:票据市场可以成为法定数字货币的最初实验场所。

    无论如何,中国在法定数字货币方面,很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突破。我对此非常关注。

    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副总裁andreysharov说:区块链将让银行十年内消失,这个看法会不会太夸张?

    理论上不夸张,技术上也可行。因为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最终实现央行直接管理整个国家的金融和货币。但是,这样的设想会遇到非技术性和社会性的各种反对。例如富人和有权力的人,他们几乎不可能接受他们的财富处于被彻底透明状态,每笔交易都被清清楚楚记录下来,而且不能更改,使得贪污成为不可能。当然,对于一般老百姓(6o3883,股吧)来说,无所谓,他们没有多少钱,不怕别人看,谁爱看谁看。

    台湾电子金融为什么远远落后中国大6,未来也不看好,关键何在?

    2o13年前后,中国有几个条件同时出现:第一,跳跃了emai1时代、计算机时代,直接进入智能手机时代;第二,阿里巴巴已经创造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平台零售方式和市场规模结合。这样,电子商务和电子金融产生爆炸性这样的戏剧效果。这样的情况,未必是其他国家可以重复的,包括台湾。

    大6电子金融飞跃成长,政府显然没有扮演任何角色,而是民间自性的行为?

    在中国大6,政府对各种金融创新,一般来说,在初始阶段是宽容的。例如,没有对阿里巴巴创造的第三方支付数的宽容,今天的局面是不可能想象的。当然,在政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往往会采取逐渐严格的规范和管制。效果如何,需要具体分析。

    台湾金融领域过份保守

    近年来,台湾在金融领域,显然是过分保守和谨慎,很少给过人民较大的自由空间。不过,台湾还是有令人奇怪的地方,虽然管制严格,却是金融诈骗达的地方。

    相比较大6电子金融的快展,你对台湾有哪些建议?

    如果一定要回答,最重要的建议是三点:第一,台湾金融和银行制度需要改革。例如,以银行开户来说,台湾还是跟几十年前一样,非常麻烦,尤其是要准备印章,包括取钱,都要印章,这是全世界没有的做法,非常落伍。又例如,台湾的银行分行相当密集,这曾经是银行业达的表现。但是,换一个标准,又是台湾互联网金融落后的原因。

    第二,台湾需要思考如何实现金融自由化,吸引外资流入,刺激台湾经济展。台湾央行总裁彭淮南有强烈的金融管制意识。第三,容许社会讨论台湾央行的货币政策。过去二、三十年,台湾本身,台湾的外部经济环境急剧变化,但是,台湾货币政策结构没有显著的调整。台湾需要系统的而不是零散地评估台湾货币政策。一个社会的公众不关心休戚相关的货币政策,或者一个社会没有让民众关注和讨论货币政策的氛围,这样的民众和社会都是很不成熟的。(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