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岳父大人-《发个微信去地府》


    第(1/3)页

    李若凡也没有想到刚到北平就要和田汗郭莫若的话剧打对台!

    1925年的中国话剧还处于摸索的方兴未艾阶段,就是大家都还不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话剧。

    基本这一时期先是学西洋话剧,然后就像白话小说一样开始尝试。

    什么春柳社,新民社,南开社,北平人艺都是先后涌现出来的话剧社团。

    田汗曾经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主要成就是话剧,后来自己也组建了南国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就是他创作的。

    李若凡遇上这么一位被称为中国话剧奠基人的田汗,他能赢吗?

    到了北平,自然首先是住下来。李若凡倒是没想到孟小冬的开蒙师傅仇月祥先一步已经过来了,住在东城的东堂子胡同春来客栈。

    也是巧了,正好马车路过的时候方水柔眼尖,看到有一处四合院出售,等一问啊,要价八百大洋。

    民国的时候把金条俗称黄鱼,其实是分大黄鱼和小黄鱼的,大黄鱼大约350克,小黄鱼大约35克。民国初期,一盎司黄金大约在16-17美元,一英镑约为4美元,银元大洋2.4枚换一美元。

    虽然大的买卖用黄金交易的多,但一般人还是喜欢用银元也就是袁大头计价。

    李若凡索性买了下来,反正这价格要是放到后世,和白送没啥区别。然后又邀请孟小冬和孙老元并仇月祥都住过来。

    本来孟小冬还想推迟,李若凡笑道:“本来这个就是送给你的,算是拜师礼。今天仓促了些,等这两天看看,再买一座送给孙师傅。我知道孙师傅的女婿不在北平,但这边不是靠的近,也方便给孟小冬吊嗓不是?”

    孙老元的女婿就是唱文武老生的张荣奎,出科后曾辅佐谭鑫培、杨小楼演出,这个时候住在上海,在天蟾舞台和大舞台演出。北平孙老元没有落脚地,李若凡反正是飞来的横财,自然要解决孙师傅的后顾之忧。

    孙师傅笑道:“这处四合院虽然不大,但我们人少,倒也够住。”
    第(1/3)页